• 网站首页  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设为首页
  • 站内搜索:
  • 世界卒中日

   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。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,使脑组织缺血缺氧、变性坏死,导致中枢神经缺损症状的疾病,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。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,占我国脑卒中的70%左右,且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。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,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正在逐年增加。虽然缺血性脑卒中来势汹汹、危害极大,但仍然是一种可防、可控的疾病。

    一、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

    1.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

    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遗传等。

    2.可干预的危险因素

    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吸烟、饮酒、冠心病、房颤、不合理膳食、超重、肥胖等。

    二、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

    1.定期进行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

    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
    2.控制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

   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,易患多种基础疾病,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患者,应严格遵医嘱,坚持服用相关治疗药物,将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。

    3.戒烟、限酒或戒酒

    吸烟与被动吸烟均为脑卒中的明确危险因素。老年人应尽早戒烟,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,远离吸烟场所。老年饮酒者应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或戒酒,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缺血性脑卒中。 

    4.饮食调理

    饮食应多样化,保证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合理。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,建议遵循地中海式饮食结构,用蔬菜、全谷物食品、鱼类、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等替换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以减少卒中复发的风险。

    5.科学运动

    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运动。对于有能力进行体育活动的老年人,推荐至少进行4次/周、10分钟/次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。

    6.积极治疗有关疾病

    患有心梗、房颤、外周动脉疾病等人群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,应定期进行体检及复查,及时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,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。